《建筑能耗标准》有望于2014年底生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从明年1月1日开始实施——
相关人士透露,《建筑能耗标准》有望在2014年底生效,并在“绿色建筑”推广方面进一步确立以市场为主体的地位,从而逐渐取代过去政府强制推广的方式。
据悉,2014年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的投入将超过40亿元;到2015年,全国新增绿色建筑面积将达10亿平方米以上;2020年,我国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将增至50%。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表示,在绿色建筑方面,一项新国标《建筑能耗标准》有望在2014年底生效,目前已经处于公示阶段。而住建部今年6月发布公告,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378-2014,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
据了解,《建筑能耗标准》、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进一步明确政策指导和对企业的激励、补贴机制,从而推动绿色建筑的“市场化”进程。
绿色建筑的“节能”悖论
根据我国在2006年3月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此后,政府开始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的修建,并逐年递增在新建建筑中的占比。而根据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占比要达到50%。
但江亿指出,在近十年中国出现的一大批绿色建筑中,实际运行能耗都高于一般建筑。
“如美国获得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 认证的绿色建筑,70%的实际运行能耗高于同功能一般建筑。近来,对中国获得三星绿建标志建筑的调查也发现了类似情况。”江亿说,“美欧近20年新建的商业建筑采用高效节能技术,但大部分建筑的实际能耗反而高于以前的同功能建筑,这是由于使用模式、运行方式和服务水平不同,能耗也不同。”
同时,绿色建筑在中国建筑市场的推广并不顺利,目前仍以政府强制推广为主,主要原因是在政策指导、激励与补贴机制不健全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并不愿意增加建造成本。
招商地产是目前国内少数推行绿色建筑的企业之一。招商地产首席绿色低碳官胡建新表示,招商地产做绿色建筑的原则是“适用、经济、美观”,在推进绿色建筑项目的时候,会在经济效益方面做出让步,从而获取“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平衡”。
大数据服务绿色建筑
江亿介绍,在中国控制能耗总量的背景下,建筑节能的目的是保持实际能源消耗量不增长,而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的总量和单位面积的实际消耗量。但从实际情况看,近年来,除了北方采暖的单位面积能耗在下降,公共建筑、农村住宅等建筑能耗都在持续的上升。
美国能源基金会建筑项目主任莫争春指出,建筑能耗已成为与工业、交通能耗并列的三大能耗之一,大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0%—30%。
江亿表示,在保证我国各部门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情况下,未来建筑能耗最多也不能超过社会总能耗的25%,即10亿吨标准煤。这一用能总量不包括安装在建筑物本身的可再生能源。
但是从2012年的数据来看,现有建筑能耗已经接近7亿吨标准煤的商品能耗,还要再加上相当于1.2亿吨标准煤左右的没有纳入到商品能源范围的农村使用的生物质能源。“这样的话,我国今后10年内可以承受的建筑运行总能耗的增长幅度不能超过20%,考虑到目前建筑总量的持续飞速增长,实现这一控制目标将是严峻的挑战。”江亿说。
而在未来,莫争春建议,利用大数据进一步为“绿色建筑的规范化运行服务”。
“全球70%的节能潜力在30%的建筑中。在下一轮的全球化竞争中,大数据极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间竞争的利器。” 莫争春说。
莫争春介绍,以美国纽约市为例,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通过对建筑年度能耗数据的共享,已经实现了对纽约市建筑耗能的全面监控。
通过中美之间的绿色建筑实际节能程度对比,莫争春建议,中国政府要建立、监督和完善建筑能耗公开制度,加强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和工具开发,培育新兴能耗数据分析和服务的机构。